央企信托-205号重庆綦江标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綦江招标)

余老师 77 0

苏罡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一家综合保险金融集团旗下的养老保险公司,长江养老持续探索中国太保旗下的保险、养老、健康板块的协同机制,未来可逐步延伸到更多的行业与合作伙伴,构建更加丰富的养老金融社会场景,探索更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

来源 | 《当代金融家》杂志2021年第11期

养老金融是促进财富在不同代际、不同群体之间合理有序转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持续面临生育率下降与老龄化加剧的深层次问题,如何推动养老金融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关键。养老保险公司需更好地应对当前养老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深刻变化,通过构建产品、投资、服务相融合的综合生态圈,拓宽对象,提升效能,丰富内涵,更好地发挥养老金融的普惠性与再分配效应。

01

我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需求侧: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诉求相叠加的特征日益明显

展开全文

一是全生命周期的资金规划服务需求。投资期限上,随着居民风险收益平衡的投资意识明显增强,对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从而愿意将一部分资金长期锁定以获取更高收益。财富规划上,呈现以家庭为单位和以满足自身不同年龄阶段需求为目标的特征,人们倾向于更加系统考虑财富的积累与使用,在此过程中养老金融不再等同于老年金融,而是需要考虑更长积累期下的保值增值和领取期现金流的持续稳定。

二是“健康+养老”的跨界综合服务需求。老龄化叠加少子化的现实背景下,家庭养老将更多转向机构养老。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升级,未来养老资金的一大消费趋势将是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和长期护理服务。人们更加关注在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同时,能否在资金积累期提前锁定优质的康养资源,或是在资金领取期更好地衔接一站式的养老和健康服务。

三是适老化、便利化的精细服务需求。未来一段时期,老年客户群体日益庞大并将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蓝海。互联网生态下,养老金融机构既需要跟随趋势大力推进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升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方式,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老年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痛难点,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兼顾适老化需求,为各类客户群体提供简单易懂的养老资产配置方案和更加智慧的养老服务。

供给侧:产品、投资、服务等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变革期

一是养老金融产品需坚持长期性、安全性、收益性。2020年以来,银行保险业持续开展养老金融改革,包括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和开发真正具有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等工作,当前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和养老理财产品等已经开启试点。随着未来第三支柱的全面铺开,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亟待更多破局,但与此同时养老金融产品的发展需要始终以长期安全稳健的收益目标为导向。

二是养老金投资需在国家战略中寻找价值增长动力。近几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我国信用风险不断加大,持续考验跨周期的资产配置能力,养老金的长期投资目标决定了必须锚定支撑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的关键要素。“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加快落地,持续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也将带来更多改革发展的红利,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发展,碳中和、科技创新等主题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三是养老金融服务需更好适应开放多元的竞争格局。随着个人养老金逐步建立和发展,近期多家理财子公司和养老保险公司陆续新设成立,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外资机构也纷纷入局,未来养老金融市场制度性的牌照红利将会进一步弱化,并更加聚焦产品、投资、运营、科技等多个方面综合实力的比拼。

02

长江养老对养老金融普惠生态的探索

客户生态:全面服务政府端、企业端、个人端客户

长江养老通过养老保障三支柱业务,向1万多家政府与机构客户、150万企业年金受益人、4000万职业年金受益人提供服务,并持续研究和挖掘新业态人群的需求,力求打造全覆盖的客户生态。

一是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业务的相互联动和转化。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统一视图,面向不同客户群构建全渠道服务终端,探索对个人账户下各类产品和资产进行灵活配置与管理,实现机构服务与员工服务的互通与整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沉浸式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借助集团内寿险公司的BBE营销模式,为团险和年金客户提供更多便捷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二是深挖政府、企业、个人客户的差异化养老金融需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量化委托人的资产配置需求和投管人的投资风格,分析客户的产品购买历史、风险偏好、交易行为和渠道线上行为数据,从而建立起360度的客户画像,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精准匹配产品、服务和投资方案。

能力生态:聚焦受托、投研两大核心,加快科技赋能

站在由“规模性增长”向“价值型增长”的关键拐点上,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是持续提升机构核心能力。长江养老聚焦受托和投研两大核心能力,探索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一体化的能力生态。

一是积极夯实“大受托”综合实力。长江养老聚焦受托服务能力建设,建立了前中后台专业分工、有机协作的“大受托”架构,全面刻画年金管理人的风格特点,重点开展资产配置、养老金产品、风险事件等研究跟踪。持续优化目前国内运作时间最久、管理规模最大、服务客户最广的金色晚晴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有序开展受托一体化平台建设,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必盈”职业年金一体化运作平台,并牵头同业机构研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年金个人转移接续平台。

二是始终坚持“投资管理专业化”。长江养老在养老金管理中始终追求“绝对收益基础上的相对收益”,力争“风险调整后收益最大化”,持续加大投研融合,统筹多资产、多部门、多策略、多工具。在年金扩大投资范围和ESG投资理念渐热的当前,获批成立养老保险公司首款港股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发行养老保险公司首款ESG保险资管产品。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设投研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投研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推出自主研发的投资绩效系统和实施“保基通”项目,提升投研能力和投资效率;建设风控一体化平台,整合数据、功能和流程,打造全业务、全资产、全周期、全流程的风险管控能力。

三是凝聚“人才+科技”的长期动力。长江养老坚持人才是公司最核心的资本,科技是将个体智慧转化为公司智慧的最佳载体。对标头部资产管理机构,持续探索长期激励机制,引进和培育优秀人才。2020年打破传统模式,创新设立金融科技SBU,以项目组形式与专业团队配置,启动养老金管理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强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将公司科技队伍的角色定位从业务合作伙伴(ITBP)向价值创造者迈进,加快驱动公司创新发展。

服务生态:逐步打造集团内养老金融业务协同全链条

作为一家综合保险金融集团旗下的养老保险公司,长江养老持续探索中国太保旗下的保险、养老、健康板块的协同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打造客户视角下的“养老金积累-市场化投资-养老金领取-养老服务供给”养老金融生态,持续开展三方面的协同。

一是产品协同,发挥风险保障和财富增值功能兼具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打造综合性的养老金融账户。

二是投资协同,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的长期资金优势,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发力,通过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帮助客户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三是场景协同,以养老金为核心,在资金层面探索与保险保障、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业务的结合点,更好地打造“保险+养老+健康”的生态圈。

03

持续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一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养老金融业务场景。

基于机构自身的生态建设,未来可逐步延伸到更多的行业与合作伙伴,构建更加丰富的养老金融社会场景,探索更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一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在发展个人养老金的过程中,打破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界限,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服务内容和服务资源,持续增强全市场的养老金融服务能力。二是做好服务模式创新,以养老金为核心支点,探索“养老金+保险”“养老金+养老服务”“养老金+养老管理”的产品和服务新模式,延伸服务触角,更好地满足全领域、全链条的老龄化社会场景。

二是加快提升养老金融机构专业化管理实力。

养老金融机构可以在受托、投资、产品、风控、科技等方面持续深化内功,关注并融入更多新趋势,全方位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一是积极将ESG理念融入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全流程,形成与经济、环境、社会共同发展的长期路径;二是持续关注第三支柱的最新政策,做好现有产品的升级改造,并结合更多新型策略做好产品研发;三是深入开展“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稳健管理老百姓的养老钱、养命钱。

三是强化双循环格局下的深度合作开放共赢。

201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50多项金融对外开放措施,新设各类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00多家。国内养老金融机构需要更好地适应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把握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管中心和浦东引领区建设,粤港澳两大合作区建设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等新机遇,持续探索走出去的新机会,在养老金全球资产配置以及管理海外资金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借助引进来的新契机,与海外资管机构全方位、多维度地精准对标,做到强优势、补短板,更好地提升自身在国内以及国际养老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四是培育养老金融长期理念和良好投资文化。

养老金融机构需要始终关注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和市场影响,基于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好顾问功能,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文化。持续唤醒民众的养老储备意识,引导消费者理解和认同养老金专业管理的观念,做好养老金投资保值增值的整体规划以及养老金终身领取的妥善安排。

政策方向

1

找准 “双碳”与当前投资热点结合部 吸引长期资本助力 “双碳”目标实现

陈文辉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双碳”工作才刚刚起步,目前市场容量有限,资本面临想投不敢投、有钱不会投的困境。只要找准“双碳”与当前投资热点的结合部,就能利用现有资本加速推进“双碳”工作,为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打下基础。

2

深化改革,强化监管 助力养老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袁序成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

保险资金运用的能力建设始终是第一位的。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各类机构同台竞技,市场化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全方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3

加快推动保险业在普惠养老金融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邢炜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分别从“普”和“惠”两个层面来看,保险业已经取得的成绩在部分领域、针对部分人群实现了“惠”,但在实现“普”(扩大商业保险人群覆盖面)的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而在养老金融的三个板块中,商业保险的发展都面临着问题和挑战。

业界探索

4

保险创新:相互保险嵌入专科医生联盟案例分析

杨燕绥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衡 量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

在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支持下,相互保险计划创新嵌入专科医生联盟,构成了华西妇儿联盟家庭医生互助计划。截至2020年底,项目已覆盖11个行政区的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基层总诊疗6.08万人次,转诊率仅为1.19%。

5

深耕养老金融普惠生态的 “太保 — 长江样板”

苏罡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一家综合保险金融集团旗下的养老保险公司,长江养老持续探索中国太保旗下的保险、养老、健康板块的协同机制,未来可逐步延伸到更多的行业与合作伙伴,构建更加丰富的养老金融社会场景,探索更具生命力的商业模式。

6

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吴国栋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高洪满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

陈京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系硕士研究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学术观点,与所任职单位无关

本文以美国和日本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为例,分析比较了不同市场环境下基于不同群体需求构建的养老金第三支柱,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投资趋势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保险资管机构参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关于我们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hina Ageing Finance Forum,CAFF50)于2015年12月9日正式成立。论坛成员由政界、学界和业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人士组成。论坛主要关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致力于成为养老金融领域的高端专业智库,旨在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搭建交流平台,向媒体大众传播专业知识。随着对养老金融研究的深入,为了促进产业落地,贵州国康养老金融研究院于2021年1月29日在北京宣布成立,致力于将自身建设成为一流、综合、专业的养老金融智库。

点击箭头处 “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哦!!

标签: #央企信托-205号重庆綦江标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认购流程】

  • 1.在线预约

    您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添加微信在线咨询和预约,理财顾问会为您详细介绍产品情况。

  • 2.准备认购

    理财顾问根据您的需求为您预约产品额度、核实认购金额、打款日期,辅助您顺利完成认购前期准备。

  • 3.认购产品

    您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汇款等方式打款至对应产品募集专户。

  • 4.签订合同

    认购款到账后,您即可以委托人的身份与发行机构签订正式合同。
    核实认购款是否到账,需要您提供:
    ① 银行转账或汇款凭证原件;
    ② 打款账户。
    ③ 身份证明文件。

  • 5.结算返点

    您的专属理财顾问会在项目成立日当天为您结算返点。

  • 6.确认函

    项目成立后,发行机构一般在2个月左右制作完成客户收益确认函,我们会及时将确认函寄送给您。

  • 6.售后跟踪

    项目成立后,我们会继续跟踪项目运行情况,为您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直至项目结束。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