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邵武市人民政府)
2021年邵武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
2021年1月12日,邵武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
来自全市的人大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希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齐聚一堂,共绘邵武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美好未来。
市长丁贵生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
这份“干货满满”的政府工作报告吧!
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南平市委和邵武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深入实施“八项行动”,扎实开展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和“创新突破年”活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全方位推动邵武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胜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时期,全市上下稳稳地做、实实地干,新时代新邵武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持续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9%;三次产业结构由15.6:48.1:36.3调整优化为12.3:46.9:40.8;经济开发区、金塘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17.2平方公里,新增规上企业55家,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2家。扎实推进技术创新,新增各类专利技术(发明)120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88件,居南平市十县(市、区)首位。深化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现有省、南平市级科技特派员218人,邵武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
五年来,我们持续强统筹、提品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水平持续提高。城市中心区规划控制面积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9.6%。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有序实施城建项目106项、总投资51亿元。“两溪四岸”滨河步道实现闭合成环,八一大桥和张三丰大道、解放东路等改造提升工程相继竣工,建成太极张三丰公园。创建宜居小区19个、改造老旧小区114个。大乾水库实现供水。实行城市公共保洁服务市场化运作,环境卫生持续提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连续四届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持续严治理、重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持续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富屯溪邵武段和古山溪、大乾溪等15条小流域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10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完成全省首批土壤修复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完成绿化造林1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84%。连续3年在南平市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综合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获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福建省森林城市。
五年来,我们持续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深入开展“三大创新”,蹄疾步稳推进新型城镇化、行政管理、商事登记制度、教育医疗、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南平发展“新三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闽浙赣皖福州经济协作区建设,积极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福银、武邵、顺邵三条高速贯穿境内,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加速形成。海关在邵武设立专门办事机构,企业可在“家门口”办理通关业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持续补短板、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83.44%;新增城镇就业11284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8.5%。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加快补齐,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书香邵武” “平安邵武”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冰冻等灾害。综治考评连续12年位列南平市十县(市、区)第1,两次入选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100强,被评为全国武术之乡、平安先进县(市)、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让我们展望“十四五”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邵武篇章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激发创业创造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健全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力争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5%,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件。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抢抓邵武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机遇,围绕“一心两城”城市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八城同创”行动,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创新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融融合新模式,舒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人气商气集聚,力争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75%以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抢抓邵武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机遇,围绕“一心两城”城市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八城同创”行动,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创新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融融合新模式,舒展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人气商气集聚,力争到2025年,城镇化率达75%以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围绕南平市委“1173”绿色发展体系,全面树立绿色发展导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2+4+2”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四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两大未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力争到202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11.6:46.4:42,打造氟新材料300亿产业集群、林产工业200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和新型轻纺2个100亿产业集群,争取建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深度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健全县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顺应美好生活期待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保持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加快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康邵武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妇幼健康和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邵武,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2年,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2.44人,新增各类养老床位不少于3500张,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91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坚定不移加快产业升级,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壮大绿色工业
按照“一区多园,三个平台”架构,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经济开发区、金塘工业园区,有序推进56项总投资211.7亿元的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持续完善园区平台、道路管网、企业公寓、热电联产、事故应急系统等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工业发展承载力。围绕“2+4+2”产业体系,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分产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加快谋划中国萤石及氟新材料产品交易市场,推动氟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延链集聚,林产工业、新型轻纺、食品加工、机械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工业投资增长5%。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支持远翔新材料、永晶科技等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力促海德福新材料、永和新型制冷剂、广生堂原料药、金山准点制药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三爱富氟新材料、永晶氟苯、永太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规上企业8家以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滚动实施26项总投资49.6亿元的重点工业技改项目。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严守31.8万亩基本农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47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着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米袋子”“菜篮子”。坚持农业“品牌化、智能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支持顺鑫肉牛、康大肉兔、顺兴泰渔业、伟农现代农业、润身药业、华至果业等重点产业化项目发展壮大。围绕南平市“全域绿色食品”发展格局,加快邵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拿口绿色农业(食品)产业园、和平绿色经济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定制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积极培育和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四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繁荣现代服务业
着力培育文旅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整合以和平古镇为龙头的优质旅游资源,补齐一批旅游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精心策划一批互动性、体验性强的文化民俗活动,举办以云灵山、和平古镇等景区为依托的系列国家级体育赛事,加强精准营销,持续引客入邵,扩大邵武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加快市康养中心、二都特色中医药森林康养等项目建设,推进医养结合、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协同发展。依托闽赣(邵武)互联网产业物流园,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零担货运、电商、快递企业加快发展。扶持住宿、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提高创意设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坚持房住不炒,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
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系统、行政服务中心信息化平台等项目建设,完善“5G+宽带”双千兆网络布局,谋划、建设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成5G基站70个。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农业、文旅、商贸物流、医疗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公铁港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建设,实施南平市级以上“两化融合”项目3项,力争新增上云工业企业10家。健全市域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数字邵武”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项目建设,连通信息孤岛,填平数字鸿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推进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实施“0—1”基础创新。引导产品有市场、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走“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独角兽”的发展道路,力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至6家。健全完善招才引智工作机制,吸引各类人才到邵武就业创业。持续推进柔性引才模式,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着力引进一批“星期天工程师”“候鸟人才”。积极谋划职教园区建设,拓展校企合作,实施企业订单式定向培养模式,打造一支扎根本地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
(二)坚定不移激发内需潜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两新一重”项目建设,以投资促发展、强实力、增后劲。聚焦制约我市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放导向,持续策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用足用好预算安排的项目前期经费,借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士的力量,加快推进项目可研、规划设计、安评环评等前期工作。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深化市领导挂点项目工作机制,实行“一张表格”推进工作法,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全年实施省、南平市、邵武市三级项目361项,总投资516.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25亿元。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参与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
强化精准招商
围绕“补链”“扩链”“强链”等环节,梳理“十二大重点招商项目”,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一把手招商、第三方招商、专业招商。用好资管峰会、“6·18”、“9·8”厦洽会、进博会等平台,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央企、省企和知名民企,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0项。深入实施“回归工程”,促进资金、项目、人才、信息回归,力争全年签约回归经济项目不少于20项。
促进消费升级
结合“全闽乐购”行动,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做大做强财富广场、宏林世纪城、碧桂园等商圈,做优做特美食街、福山夜市,提升华美达广场滨水酒吧一条街、城南花鸟市场、东南商业城、城南新天地商业综合体等品质,不断丰富夜游、夜食、夜娱、夜购消费业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网上餐厅”“网上超市”。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主动适应多元化、个性化市场需求,发展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精心策划文旅节、美食节等消费活动,扩大节假日消费,发展节庆经济。提升乡村商贸水平,扩大乡村消费。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三)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品质
以共建“大美南平”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做好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四篇文章,加速构建“一心两城”城市发展新格局。科学编制产业新城、高铁新城片区规划,积极谋划新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博物馆、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馆建设。加快古山溪左岸生态城片区和张三丰大道沿线土地整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三里亭、詹家垅(三期)安置房和下南寮(二期)、廖家排(三期)、吴家塘(五期)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园丁新村、龙晖花园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解放西路改造提升工程以及市政破损道路修复工作,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全面开展排水管网排查、疏浚、修复、建档,新改建污水配套管网12公里。加快实施熙春公园、福山公园精准提升工程。有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新改建供水管网7公里,加快周源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开展以环境卫生、经营秩序、交通秩序、拆违治违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
培育特色村镇
坚持“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结合各乡镇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科学定位、错位布局,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统筹推进邵中、邵东、邵南三大组团协同发展,着力打造邵中都市农旅产业带、邵东智慧休闲农旅观光带、邵南生态文化全域旅游带。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建设“百镇千村”试点示范项目77个,串点成线推动每个乡镇打造一条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
聚力乡村振兴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加快河道疏浚整治和水美乡村建设,梯次建设“绿盈乡村”。深入挖掘我市传统风貌建筑元素,着力恢复村庄原有的文化符号,保留自然风貌和村庄肌理。深化乡风文明,传承公序良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不变,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多措并举防止返贫致贫,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攻坚
持续深化“三大创新”,加快推进项目化、实体化运作,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通道。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积极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市国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和治理制度,致力增强“造血功能”和融资运作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动融入南平市省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多措并举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信贷和流动性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外贸企业敢于打开“山门”走出去,开拓多元国际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主动承接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等方面政策效应,推动就业、教育、医疗等资源共享,强化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环保治理、政务服务等方面协同。尽快完成温武吉快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邵武连接武夷山新机场、南平市高铁站快速通道建设和国道316、322邵武段改线工程,着力构建“431”交通圈。打好黄峭文化牌,与遍布海内外的黄氏宗亲开展交流合作,吸引八方宾朋来邵武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深化邵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邵武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果业)产业园作用,促进平台共享、品牌共建,扩大闽台农业合作推广示范效益。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按照“应进必进”要求,将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实现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一趟不用跑”事项比例提高至90%以上。围绕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登记财产等高频事项,最大限度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比例提升至59%以上,所有邵武市本级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均不超过南平市同类审批事项的时限,让企业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完善减税降费落实工作机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把政策的真金白银真正兑现到位。坚持“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深化市领导和责任单位挂点帮扶机制,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发展。
(五)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精心呵护绿色生态
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全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大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积极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环境资源有偿使用交易制度。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持续推进各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执行更严格的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实施“碧水工程”,深化“河湖长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成小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金塘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改造提升项目。深入实施“净土工程”,完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全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倡导低碳生产生活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打造“绿色工厂”。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培育绿色消费习惯,倡导光盘行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坚决打击捕猎、销售、滥食野生动物等行为,营造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六)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650人以上,完成培训2100人次以上。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实施高质量多渠道创收行动,拓宽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增收渠道,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加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提标扩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保障残疾人权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新建保障性住房182套,通过实物分配、货币补贴等方式满足不同的保障需求。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主动加强与杭州学军中学、宁波镇海中学等名校交流,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力争实现“清华”“北大”零突破;建成实验幼儿园第一、二分园(暂定名)和通泰小学分校、八中教学综合楼、四中高中走班教学楼,加快实验幼儿园第三分园(暂定名)、八一希望小学扩建、六中城南校区体育馆等项目建设,启动一中新校区建设,公办幼儿园幼儿在园率提升至53%以上;深入实施“健康邵武”行动,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工作,深化“三医”全联深动,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成市立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一期),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闽北精神卫生中心和市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编制工作。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和弘扬邵武太极文化、宗亲文化、红色文化,加快中央苏区纪念馆改造提升工程、市委党校金坑校区建设,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街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全力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书香邵武”建设,持续完善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推出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文化精品,讲好邵武故事、传播主流声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建成市体育中心,全力备战第十七届省运会,争创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加快一体化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民生110”服务中心整合提升。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市领导下访工作机制,推动历史遗留积案化解。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持续开展禁毒和打击电信网络*** 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严密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强化政治引领
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委、南平市委和邵武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讲政治放在第一位,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强化制度执行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政府各项工作。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切实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政府治理效能。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落实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重视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强化能力提升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七种能力”,努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大力弘扬新时代铁城精神,积极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传统,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把“三干三争三去”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成果上。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强化廉政建设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全力支持纪委监委和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旗帜鲜明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聚力新阶段,奋进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奋发有为,全方位推动邵武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以新时代新邵武建设的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