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哟宝应微生活。
天上不会掉馅饼
只会掉陷阱
这不,有不少人遭殃了
~~~
借钱他人,月息最高10%?
拿到55万利息,丢了320万本金
吴先生是宝应县居民,在当地做生意,因为手上闲置资金比较多,吴先生平时热衷投资、理财。
2016年春天,吴先生在熟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当地男子胡某。相识不久,胡某找到吴先生,称他在做美国嘉康利保健品,让吴先生借钱给他,相当于投资,他每月会按月息5%-10%不等的标准,给吴先生投资红利。
面对如此高的利息,吴先生有点心动,决定试试,同年8月的一天,他在胡某门市内,通过POS机刷卡的方式,借给胡某5万元,胡某当场写了借条。
一个月左右后,吴先生接到胡某电话,让他去结算红利。就这样,结算几次红利后,吴先生认为胡某很讲信用,对他愈发信任,借给他的钱也越来越多。
起初,吴先生总能如期拿到红利。然而,2017年下半年起,胡某突然不按时给红利了,后索性就断了。
今年3月,吴先生想联系胡某,问问怎么回事,可对方一直关机。吴先生顿感不妙,找人一打听才知,胡某“跑路”了。此时,吴先生算了算,投资7个多月来,他先后在胡某处领到55万元“红利”,但投资本金共计320万元。
赚钱不成,反而亏了265万元,吴先生慌了神,在多方联系胡某未果后,吴先生于4月初向宝应警方报案。
在吴先生报案前后,宝应警方陆续接到20多名群众报案,涉及宝应、镇江、上海三地居民,他们都是轻信胡某高额利息,向其投资,投资金额少则三四万元,多则高达1709.97万元。其中,投资人宗阿姨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把这个高息项目分享给家人,结果,全家人一起投资121.7万元,只拿回4万元本金。
为借钱投资,许诺高息
资金链断裂后“跑路”
4月4日,宝应警方立案侦查。5月7日,胡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经查,胡某,今年42岁,宝应某单位工作。归案后,胡某交代,2009年起,他工作之余,兼职做起了安利,截至2015年,他共亏了几十万元。为了还债、改善生活,他转而开始做美国嘉康利保健品,因手头没有资金,他找到熟人求助,并许诺生意做好了,就会给付对方一定利息。就这样,借到了几万元。
一个月后,胡某按照每1万元本金500元利息的标准,给付熟人利息。第二个月,生意更好,胡某赚到了更多钱,就按照每1万元本金1000元利息的标准给付利息,“这个标准一提高了,就不好降了。”胡某交代,之后,他一般按这个高标准给债权人利息,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就继续向朋友、熟人借钱。
由于胡某许诺的利息高,这些熟人、朋友又会介绍他们的亲朋好友借钱给胡某。就这样,大家口口相传,胡某借到的钱越来越多,负担的利息越来越重,直到今年3月,胡某发现,自己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债权人利息,3月19日,胡某关机,离开宝应。
归案后,胡某交代,他自己没有记账,只模糊记得债权人有五六十人,之所以“跑路”主要是为了找地方理账,并找律师帮自己处理此事。
非法吸款超3000万
嫌犯被批捕
目前,侦查机关初步查明,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胡某以做美国嘉康利等生意需要资金的名义,承诺高额利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向吴先生等20多名社会不特定人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额合计3682.6万余元。
经查,现有证据仅能证实,上述涉案资金被胡某用于支付利息、偿还本金,不能证实用于做嘉康利项目。
近日,宝应县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胡某未经批准,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吸收社会不特定对象的资金,且数额巨大,其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对其批准逮捕。
在宝应县检察院对胡某进行审查逮捕期间,宝应警方又陆续接到20多人报案,其中,部分人员提供的借条金额合计已达1300多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提 醒
非法集资属于违法活动,参与者投入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当事人需要自行承担风险损失。因此,群众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理性选择投资项目,自觉抵制各种高息诱惑,不要盲目相信他人,以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血本无归。
新闻链接
警惕这些“理财”项目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
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投资”、“理财”项目
务必警惕
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等为幌子的;
以投资境外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为幌子的;
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以“扶贫”“慈善”“互助”等为幌子的;
在街头、商超发放广告的;
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宝应微生活》日版
免责声明:本平台图文部分来自网络,不代表《宝应微生活》任何态度及判断,如遇报导失真或侵权,请及时告之删除。
标签: #绵阳富乐投资债权计划
评论列表